2021年2月1日

无惧挑战 卓越腾飞

 

我们置身于不平凡的时代,科技猛进推动人类进步,新冠肺炎疫情、地区政治危机和林林总总的环球挑战却带来隐忧;不平凡的时代孕育出精辟见解,却无法洞悉前景。正是在这充满变数的环境下,我于今天加入香港浸会大学,成为第六任校长,与各位携手走过眼前不平凡的路,共同实践浸大的教育使命。

我十分感谢几位前任校长,他们的远见、智慧和勇气,成就了今天的浸大,令浸大成为一所活力充沛、创意绽放的学府,以卓越的博雅教育培育人才,以开创性的发明推动科研发展,以创意作品歌颂人类美善,并致力服务社群,回馈社会。

我将在此坚实的基础上,继续带领浸大以独有的优势,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研究型博雅大学。作为校长,我重视每位学生的成长,要令他们成为具学识、同理心、爱心和社会责任的世界公民,不负他们对大学领导层的信任;我也承诺为同事营造理想的学术环境,让他们开拓知识领域,实践创新意念。我们有幸得到校友和友好的鼎力支持,在大学社群同心协力下,浸大必定会继续为香港以至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未来不可测 教育何处去

我们都亲眼目睹科技如何在过去十多年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教育。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改变了我们求知、求真的方式,也重塑了职场面貌,不少工种消失的同时,新的职位应运而生。然而,许多人认为这只是人工智能变革的开始,剧变陆续有来。

历时年多的疫情、日渐紧张的环球政治局势,更令此趋势加速发展。我们几乎走进了虚拟世界,工作、学习、互动都在线上进行。

尽管病毒肆虐全球,但只要我们敢于追求遥不可及的梦想,机遇也会应时而生。正如当学生因多国封关而无法亲赴海外,我们便策划创新的交流和文化体验计划,让学生看得更高更远,让思想翱翔万里。当我们还在犹豫在这非常情况下,学生能否获得相同的学习成果,创新的网上教学法却百花齐放,更为未来教学开创新路向。

我们深知未来不可预测,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凭一己所知和远见,估量10年甚至20年后的境况,在学术课程上作出明智决定。即如当影片串流服务因信息科技发达和疫情而大行其道,10年后的娱乐事业会如何发展?又或有一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能为中医治疗提供指导方向?变幻原是永恒,如何教育学生应对这个未知的世界殊不容易,除了职能和学术知识,更重要是培养他们的创意、应变能力、灵活和同理心,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欣赏生命的无限可能。这些特质都不是一般课堂上可以教授的,而是透过服务学习、实习、交流和统整项目等联课和课外活动培养,因此,我会致力为学生缔造启迪思考的教与学环境,确保他们能掌握变化,驾驭未知世界。

提升研究影响力 应对全球挑战

大学是孕育和创造新知的摇篮,具影响力的研究足以改善人类的生活。当世界各国的关系变得千丝万缕,新的挑战也如新冠肺炎般具有蔓延全球的威力时,研究人员必须打破学科的界限,通过合作提升研究的影响力,方能惠及社会和世界。

浸大亦正朝着这方向发展,成立了六所跨学科研究实验室,在三大重点研究领域开拓具强大影响力的研究,如艺术与创意媒体和科技的结合能帮助艺术家和作家发挥潜在的创作力,并将作品和欣赏能力提升到更高层次;校内不同学科的顶尖学者亦正携手解决愈趋复杂的老年问题,并因协同作用获得丰硕的研究成果。浸大独具的优势,足以创建新领域,创造新可能。

目光放远 推动国际合作

知识转移是现代大学在教育和研究以外的「第三使命」。知识转移能将创造知识和创新发现带到生活当中,在过去数十年,我们已见证大学的知识转移和研究成果转化创业所带来的重大经济影响。正如我们的研究人员突破学科界限,我们也决心打破局限,把知识转移和创业的目光放高放远。拓展环球网络、强化国际合作,是促进教学、研究和知识转移的关键,因此,加强浸大、业界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并引进更多国际伙伴和专家,将是我的首要工作之一。

凭藉香港独特的地位和优势,浸大在推动艺术、文化、媒体、科学和中医药的发展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加上国家给予的支持和机遇,浸大将可发展成为真正的国际大学。事实上,浸大早于2005年已在珠海创办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是跨境合作的先驱,有助我们提升教研活动,浸大和联合国际学院均受益匪浅,更能促进香港和大湾区的高等教育发展。

作为浸大校长,我将守护我们珍视的价值,希望我们的学者和学生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路上获得启迪、满足和愉悦。我期望与大学社群的各成员,包括学生、同事、友和支持者齐心协力,在这不平凡的时代为社会和世界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