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6日

 学期初校长致同事与同学的话

 

新学年开始了!希望各位在刚结束的暑假过得愉快和充实。我谨再次欢迎各位新同学和新同事,成为浸大社群一份子,虽然疫情久未消退,但相信不久你们便会体验到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

 

放眼未来

科技,尤其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已为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一方面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同时一些人亦感到威胁。为确保我们的同学有能力拥抱科技创新带来的无限可能,同时应对相关的挑战,浸大今年新增了四个跨学科本科课程,其中三个分别涵盖艺术及科技、全球娱乐、创新医疗及社会健康,另一文理及科技学士课程则是创新的尝试,学生在教授指导下,可选修浸大任何学科,并自订学习途径。一如其他课程,新课程将为学生带来最佳学习体验,让他们在未来世界振翅飞翔。

建构未来的愿景同样体现在新成立的创意艺术学院。创意艺术学院于今年7月1日成立,汇聚三大创意艺术精英,包括电影学院、音乐学院和视觉艺术院,必定能进一步推动创意艺术的发展,培育新一代的创意艺术人才,并将艺术科技的跨学科研究力量加以提升。

 

当艺术家遇上人工智能科学家

我们的艺术家和人工智能科学家紧密合作,开展了由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郭毅可教授,以及协理副校长(跨学科研究)潘明伦教授领导的「香港人机共生艺术创造平台技术建设」研究项目,在过去一年看到令人惊喜的成果。在7月举行的香港浸会大学交响乐团周年音乐会上,上演了全球首个由人工智能虚拟合唱团、人工智能媒体艺术家与人工智能虚拟舞蹈家联同浸大交响乐团带来的表演,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艺术体验,并展示了艺术家与人工智能科学家携手开拓的无限可能。

其后于8月,浸大宣布成立「图灵人工智能交响乐团」,是全球首个人工智能交响乐团,旨在开拓一个全新的人和智能计算系统合作的艺术创作与表演形式。通过采用区块链技术,图灵人工智能交响乐团将实现全球首个以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方式建立的科学家及艺术家协同艺术创新生态环境,无疑是为我们开拓人与人工智能共创艺术领域、并就此探索更多可能性的宏图大计,立下一个重要里程碑。

 

创意成就

浸大的创意不独见诸于艺术和艺术科技的创作。中国语言文学系葛亮教授最近凭作品《飞发》,获颁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是香港首位获得此文学大奖的作家。该作品以香港理发行业的传统和兴衰为主题,是次获奖无疑再次肯定了葛教授的创作力。

 

创新成果转化

浸大确实有许多卓越研究, 但如果这些创新研究和发现没有应用于现实生活,社会亦不能受惠,而事实上,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已将知识转移定为大学的第三使命。

于今年6月,我们成立了「创新、转化及政策研究院」,并委任刘乐庭教授担任暂任首席创新总监,领导该院执行其使命,推动策略性联盟、协作,以及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和应用。知识转移是众人之事,期望创新、转化及政策研究院成立后,我们优秀学者所创造的知识能转化成创新产品,惠泽香港、国家和世界。

 

中医药带来希望

浸大是一所关怀社会的大学,冀以知识服务社群和关顾有需要人士。自新冠疫情开始以来,我们一直运用浸大强项之一的中医药,为社会提供适时的支持。自2020年起,我们一直向前线医护人员、安老院舍和长者日间中心、学校和基层家庭,供应由中医药学院处方的「浸大防感方」。

此外,我们首创为新冠患者免费提供网上中医诊症和送药到户服务,我们亦派出中医师团队到启德暂托中心,为该中心的长者提供中医药治疗。浸大将于2025年营运香港首间中医医院,为本港的中医药医疗体系展开新篇章,并提升香港的中医药临床培训及研究水平,这次在暂托中心的经验,为我们营运中医医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支持体育运动发展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是浸大的另一重点领域,相关的教育和研究广受赞誉。于1992年由体育、运动及健康学系开办的体育及康乐管理课程,是全港第一个专修康乐管理的本科学位课程,今年更透过「优才运动员入学计划」取录了六名香港精英运动员,包括奥运金牌剑击运动员张家朗。

浸大全力支持香港运动员及体育运动发展,除进行运动科学的研究,更提供全面多元的运动科学及运动管理等课程,为香港培训体育人才。自2016年起设立「精英运动员入学计划」后,已为多位本港全职运动员提供弹性的学习安排,包括场地单车世界冠军运动员李慧诗。在设立「优才运动员入学计划」,并获六位精英运动员加入后,校园的运动和健康生活风气将必更盛。

 

共同推动进步和创新

今天举行了第67届开学典礼,我很高兴能亲身与新同学见面。正如我在演辞所说,浸大多年来不断进取,力求成为一所世界级的博雅大学。我们不仅专注于提供优秀的跨学科教育,还致力于艺术科技、中医、传理等众多领域的创新发展,为人类世界带来全面和革新的进步。让我们同心协力,成为推动社会和世界进步的强大力量。

最后,祝愿各位有一个丰盛的学年,并享受在浸大校园内学习、教学及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