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講辭

陳鎮仁博士
陳鎮仁博士 陳鎮仁博士

衞教授、各位來賓、各位同事、校友、同學、各位先生女士:

歡迎蒞臨香港浸會大學(浸大)第六任校長衞炳江教授就職典禮。

在現今複雜的世界,一所國際博雅大學需要卓爾不凡的人擔任領航人。作為校董會和諮議會主席,相信我能代表浸大社群表示,由衞教授擔任浸大的新校長是深慶得人。

衞教授簡介

浸大是獨樹一幟的高等學府,藝術、傳理及中醫藥學長久以來一枝獨秀,人文和科學亦成就卓著。

隨着全球一體化,以及研究和教學趨向跨學科模式,我們需要傑出的領導人才,除了精通文理,還需深刻了解對於浸大等與時並進的現代高等學府,研究和教學的重要。

我們非常榮幸能物色到如此優秀的人才。事實上,當我們聽到衞教授分享對浸大的願景後,便確定他是新任校長的最佳人選。

衞教授是全球高等教育界的翹楚,素以推動先進創新科技和轉化研究,並為教育貢獻良多而為人所熟悉。他在香港土生土長,對於本地的文化和複雜問題亦有相當了解。

衞教授在香港出生,在童年時代,他的父親已培養他追求學問和好學不倦的精神,這份熱忱直到今日仍無退減。在中學階段,少年時代的衞教授在化學和物理科成績優異,可惜他對化學品過敏,唯有放棄化學而選修物理。衞教授於1981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取得一級榮譽理學士學位(主修物理)。

科研成就 

衞教授在香港完成本科課程後,負笈美國馬利蘭大學帕克分校修讀碩士及博士學位,並展開成就超著的研究工作。

在美國期間,衞教授對光纖通訊產生興趣,尤其是在現今數碼時代連繫世界各大洲的海底光纖電纜。

衞教授亦曾涉獵外太空科技,早期曾加入美國科學應用國際公司擔任物理研究員,參與美國與意大利合作的太空穿梭機項目「繩繫衛星系統」任務。這次經驗對他日後的事業發展大有幫助。

衞教授多年來的光子學學術研究,亦即有關光科學的研究,對提升光纖通訊技術作出了重大貢獻,具影響力和獲得專利的研究多不勝數。

卓越管理人才

除了研究成就超卓,衞教授亦是表現卓越、為人敬重的大學管理人才。他留美15年後回香港發展,在香港理工大學(理大)電子工程學系擔任助理教授。

衞教授在理大的事業發展平步青雲,25年來,他幾乎擔任過所有領導職務,包括系主任、院長、校長顧問、協理副校長、副校長(科研發展),以至常務及學務副校長,他都一一勝任。

衞教授在理大的成就俯拾皆是,難以盡錄,但當中有幾項過人成就,我想藉此機會跟大家分享。

在擔任副校長(科研發展)期間,衞教授革新理大的科研環境,令研究撥款大幅增長。

衞教授亦主導多個創新項目,其中包括藥物研發、月球和深空探索、飛機維修、人工智能設計,以及應用於鐵路監察的光纖傳感器系統,這項創新研發項目更獲新加坡地鐵及內地高鐵採用。

衞教授的影響力不僅在於科研項目的管理,而是根本地改變了學者做研究的態度,特別着力於營造跨領域和跨學科的學院協作環境。每當同事在研究上遇到瓶頸,他也樂意伸出援手,為他們填補知識缺口或提出可行的全新研究方向。衞教授雖是科學和工程專才,他亦大力支持藝術教育,並嘗試在各學科之間建立連繫,更促成與波音公司、華為技術、阿里巴巴及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等國際知名機構建立夥伴關係,將協作精神延伸到世界各地。

總結

浸大很幸運邀得衞教授擔任校長一職,他的高瞻遠矚、領導才能和豐富而全面的經驗必將為浸大帶來裨益。

在我們合作的短短數月以來,已可見到衞教授既有令人敬服的睿智,也有求真務實的處事態度,對於艱難的問題和各項挑戰更是無畏無懼。

另一方面,衞教授也是堅定不移的樂觀主義者,相信自己能抓緊及創造機會,成就不可能的夢想。多年來,他的獨特遠見推動多個令人振奮的項目順利發展,我們期待浸大在未來的日子,也能成功收穫類同的成果。

在這個特別日子,我謹代表浸大全體同仁,祝賀衞教授就任新一屆校長,並期待與他共同推動浸大向前邁進。我們對衞教授寄予厚望,深信他必定不負眾望,帶領浸大再登高峰。

謝謝。

校長講辭

衞炳江教授
608123e5a8ee1 608123e5a8ee1
燃 亮 未 來

主席、各位嘉賓、摯友、校友、同事學生:

非常感謝大家出席大學為我舉行的就職典禮。於我而言,今日意義重大,能夠出任香港浸會大學的校長,我實在深感榮幸,亦滿懷謙卑。

我非常榮幸能夠得到校董會的信任,讓我有機會帶領這所傑出的大學再闖高峰。我亦要衷心感激多位前賢的努力,他們為浸大建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讓它實踐成為世界領先博雅大學的願景。我也感謝全體同學、校友和同事,全賴他們努力不懈追求卓越,致使浸大成為今天備受推崇的博雅大學。

各位剛才對我的美言,我實在愧不敢當,但當中也最少有一句是真的—我是光子學的物理學家!在我的學術事業初期,我對世界被光照亮得繽紛耀眼感到着迷,也影響了我往後對事情的看法,無論是任何挑戰,我總看得見希望的光芒,而這種「堅定不移的樂觀主義」將會成為我的燈塔,為我導航,協助我帶領這所大學在新世界的洶湧波濤中乘風破浪。

積極面對全球挑戰

我接受這項新任命的時候,世界正瞬息萬變,變化之快甚或是前所未見。我們身處時代所面對的龐大挑戰,往往需要整合藝術、人文科學、健康和科學等領域的知識才可以解決。在這個重要的關頭,浸大會擔承重任,迎難而上,透過結合藝術及科學知識,以更具深度的方法促進人類的進步,以及推廣全人健康的概念。

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追求卓越「並不是一個行為,而是一種習慣」。在浸大的各個學系,從工商管理及社會科學、到科學及科技、中醫藥學、運動學及其他和人類健康及福祉相關的學科,追求卓越已蔚然成風。我們在藝術、文化及創意媒體方面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並孕育了不少相當傑出的導演、成就輝煌的音樂家、備受推崇的藝術家、身居要職的傳媒工作者及產量豐富的作家。

浸大從一所專上學府起步,發展至今已成為創意的搖籃,一直矢志走在最前。在這個穩固的基礎上,我們已準備就緒,希望進一步激發人類的創意力量,在應對時代的挑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並透過在社會及科技方面的創意創新,燃亮未來。

新科技,特別是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分析,已經滲透各行各業,包括工業生產、創意行業、甚至是以人為本的服務行業。我們當下所處的年代,人工智能的應用似乎是無邊無際。

因着科技的進步,浸大的藝術家、音樂家及其他人文學者都得以將創意發揮提升到更高層次;為了使創意藝術可以更善用科技的優勢,我們不久將與世界知名機構建立夥伴關係,進一步開拓創意的領域,例如有關未來電影藝術的研究。

科技與人文息息相關

與此同時,我們亦明白科技發展可以是雙鋒刃,當機械人及人工智能的應用變得愈發普及,它們對社會的影響,特別是在道德、私隱及平等方面等範疇,亦理所當然的愈發受到關注。

科技為人類生活帶來重大改變的同時,我們亦見到很多全球性的問題變得愈來愈複雜。新冠肺炎疫情所引致的災難性後果已然響起警號,雖然這問題的性質和解決方案都是和醫療掛鈎,但疫情所引致的道德、社會和文化影響卻既深且遠。

當全世界的醫療及衛生專家正努力不懈地了解這個病毒並尋求適當的治療方法,我們的人文學者及社會科學專家亦循文化、道德、社會及政治的層面去理解這個公共衛生問題,希望可以為應對這個全球的挑戰提供一些創新的見解。

當科學家努力研發疫苗的時候,我們的中醫藥專家則致力提高人體免疫力,並與我們運動及健康方面的專才一起改善病人的復康情況;而我們的藝術家、音樂家及作家亦從這個空前困難的大環境中得到啟發和發揮創意,在所有展覽場地和演奏廳不對公眾開放的時候,以創新的方法提供娛樂及啟發思維。

全球化的趨勢、日益嚴重的不平等、以及各項例如地緣政治、持續發展、環境改變、污染等結構化的轉變,都為人類的未來帶來重大挑戰。科技進步固然可以開拓我們的視野及提供前所未有的體驗,但我們必須依賴人文科學去建立社會的和諧、平等及公正,以及帶出生命的美善。

科技提供構建的工具,人文科學卻可以讓我們知道我們需要構建什麼和構建的原因。科技和人文科學的微妙關係對推動社會邁向正面發展舉足輕重。

卓越研究再攀高峰

大學作為創造發展知識的基地,有需要讓知識及專業技能惠及廣大社會。浸大在大學策略發展計劃中亦提到將會致力提高研究的水平,並會集中精力於多個範疇,包括藝術、創意媒體及文化,以及和全人健康相關的科目包括中醫藥、藥物及運動。

這數個範疇都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在其研究評審工作中評定為浸大的強項範疇。浸大的傑出學者會繼續善用他們的強項,在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分析的尖端研究支援下,進一步開拓知識領域。浸大憑藉其優良傳統,加上其在新世代的獨特地位,會以另類方式履行大學的第三使命,透過知識轉移將研究轉化,以不同形式對社會產生影響,除了科學發明以外,還有歌頌人類美善以至促進人類健康的各式活動,諸如藝術表演及展覽、創意藝術及媒體製作、保健計劃,以至幫助弱勢社群的社區項目等。

為了履行推動創新的使命,我會確保大學有一個充滿動力及具啟發性的研究環境,使學者可以繼續開拓知識領域和追求卓越,並且致力將創新和研究的成果轉化,惠及香港、國家及世界。

作為大灣區高等教育界的重要成員之一,浸大亦需把目光放遠,與國家進行更深更廣的交流。浸大早於2005年已經成立聯合國際學院,是香港第一批與國內大學建立夥伴關係的院校;我們亦已在深圳及常熟成立研究院,以期進一步提升我們的科研能力及加速知識轉移。

我們非常高興知悉國家在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中詳列了國家在科學和技術方面的發展方向,特別是定下計劃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以及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藝術、文化、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分析都是浸大的強項,因此,我們非常期待可以在這些重大發展方向作出貢獻。

浸大的使命是從科學、社會、文化、歷史及哲學的層面,就當今社會的關鍵事項及挑戰提供見解,以豐富相關的討論和探究,這是浸大過去65年來一直努力進行的工作,並且成就卓著。

走到今天,要應對全球日新月異的重大挑戰,藝術及科學必定要相互結合,而浸大正好進一步發揮這方面的獨特優勢。我謹此承諾,會致力捍衛大學的優良傳統,並且會努力不懈地讓浸大成為一個精英滙聚的學府,一同為社會及人類的福祉作出貢獻。

新世代的教育模式

社會正進入後疫情年代,很多新的模式已經變成常態。當下其中一個重要的課題是我們如何可以協助學生作出更好的準備,以面對未知的未來?而浸大既有豐厚的文化、人文科學及藝術的傳統,又應該在應對這些全球的新挑戰上扮演怎樣的角色?

我是一個光子學的物理學者,因此我可以肯定地說,在每事每物我都看見啟迪的光芒,看得見我們的人文學者及科學家所建立的協同效應猶如萬花筒,琳瑯滿目的形狀和顏色經過不停轉變之後,會逐漸演變為幫助學生發光發亮的助力。

傳統上,學生進入大學後,便會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課程,然後取得學士學位。但在今日不斷轉變和愈趨複雜的世界,一個更加多元和有彈性的系統可以更配合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並且為他們將來作出更好的準備。

對於某些希望加入個別專業或行業的學生,或者喜歡在某一學術領域追求深度知識的同學,可以繼續循傳統途徑接受大學教育。

但對於一些渴望有較大彈性的學生,大學可以為他們提供跨學科領域的課程,讓他們學習個別專業以外的知識,並且加強跨領域的學術合作,所培養的畢業生不單深諳藝術及文化,在科技及工商管理方面亦有穩固的知識基礎。

對於使命及目標明確、並且希望能夠以創新方法應對將來問題的學生,我們可以協助他們設計個人的學習路徑,在教授及業界專家的指導下,開展個人的學術探究旅程。

這批學生畢業後,將成為才能兼備的未來領袖,能駕馭任何改變,並且有能力在新興行業擔當重要角色,這些有膽識的年輕人會有信心面對日常生活中的複雜難題,能承受事物的不確定,亦有能力處理不穩定的情況及危機,他們畢業後得到的不僅是一個學位,還有一份使命。

培育未來領袖

我早前提過,當下的科技進步帶來的轉變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但同時帶來很多愈趨複雜及嚴重的全球問題,要應對這個極具挑戰且不能預知的環境,我們的學生需要具備更強的適應能力、足智多謀和更有創意。

在新的世代,數碼知識固然非常重要,但在這個後疫情年代,批判思維、分析能力、解難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企業家精神亦同樣重要。

作為數一數二的博雅大學,浸大獨特之處是我們透過全面及充實的博雅教育和科學教育培養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我們懷抱未來,不斷在各個具備優勢的領域精益求精。

浸大一直致力為學生提供全人教育,培養學生成為具自信和愛心的領袖,行為正直、有毅力、有同理心,對自己和別人負責。我們的初心從未變改,以後也不會改變。

浸大在藝術及人文科學的領域有堅實的基礎,因此可以提供一個適切的教學及研究環境,專注於科技發展中的人文領域,同時亦可以利用科技去開拓藝術和文化方面的想像能力,這些都有助實踐我們建立一個仁愛社會的目標。

乘風啟航

相信不少今日在座人士都知道,我已經在高等教育界工作了三十多年,能夠在這個歷史時刻,在浸大開展一個新旅程,於我實在是莫大的榮耀。我希望你們能與我一起發掘這間大學隱藏着的瑰寶,並且向世界推廣它卓越的成就。

我希望以太極的座右銘「捨己從人」總結我今日的發言,這是一句非常有力量而且切合的字句,意思是說我們要放下自我和慾望,利用對手的力量去成就我們的目標。

同樣地,在我們追求學術和探求知識這段無窮無盡的旅程,我們必須保持謙虛、不能自大;必須有耐性、不能急燥;有膽識、有冒險精神,不要怕犯錯,即使嘗試但失敗,總比沒有嘗試好。

這是我一直以來奉行的信念,我希望在這新旅程的每一步,都有你們的支持。只要我們共同努力,懷抱積極進取的精神,我們一定可以讓浸大的規模及實力一併壯大起來,使它在這個不平凡的時代為世界作出更大的貢獻。

謝謝各位!